[免费很黄很色裸乳视频软件]余韵小筑室内设计
大家好今天来介绍的问题,免费很黄很色裸乳视频软件,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别墅装修一般多少钱一平米呢
在深圳,装修一套品质好的别墅要花多少钱一平米呢?这是不少别墅业主都想知道的答案吧!别墅除了要装修,还要装修的好,这就是要考验一家装修公司的能力,也考验着业主的装修预算了!那么在深圳装修一套品质好的别墅到底要花多少钱一平米呢?下面名雕装饰小编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别墅装修价格影响因素和3套别墅装修基本信息吧!
一、深圳别墅装修价格影响因素?
1、别墅的装修报价一般占总报价的15%左右,而每个空间所占的费用也各不相同,其中客厅的费用最高,抵挡装修报价100-500元/㎡,中档装修报价1500-2000元/㎡,高档装报价2000元以上/㎡,当然这个报价并不是统一的,会受面积影响,面积越大,价格也就越贵。
2、别墅装修报价会受别墅大小、施工工艺、材料品牌、装修公司档次所影响。所以在装修之前,要先找装修公司做好装修预算,比如:别墅装修全包报价400元/㎡,那么300平米的别墅装修价格就不少于12万元,中等别墅装修报价则不少30万,高档装修报价则可能要上百万,因此在打造时要根据自己经济条件来决定。
二、在深圳,装修一套品质好的别墅要花多少钱一平米?
1、熙园-欧式风格-别墅
风格:欧式风格
面积:900平米
造价:400万
平均造价:4444.44元/平米
设计团队:名雕丹迪别墅装饰
方案提取中式审美精髓,诠释新现代主义设计理念,一种走在高端的室内装修风格设计,更注重生活的质感与品位,所营造出的富有文化底蕴与艺术色彩的家居空间,更能满足一些专业要求较高的人群。将山水画面运用至墙面背景,配以金属条纹及水晶吊灯装饰,诗情画意间,碰撞出生活的高贵感。
2、深圳鲸山靓海-现代风格-别墅
风格:现代风格
面积:600平米
造价:100万
平均造价:1666.66元/平米
设计团队:深圳名雕后海设计团队
该项目整体风格为现代风格,在基调上由繁入简,更注重空间的平衡和协调,不拘泥传统意义上的现代设计手法,用色更大胆,空间活跃跳脱,在营造风格的同时呈现家庭的温暖和惬意,在设计美学和生活中寻求完美的平衡点,立意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将艺术和生活丝丝环扣。
3、南山翡翠海岸-中式风格-别墅
风格:中式风格
面积:900平米
造价:1000万
平均造价:11111.11元/平米
设计团队:名雕丹迪别墅装饰
隐去传统中式繁复沉重的设计表现与具象形态, 点到即止,明确空间界限, 人物动线清晰简单,没有多余的拐弯抹角,余音绕梁围绕简居简行的中心, 是现代人居环境一种新的尝试。传统的中式如同梦中的白墙青瓦 而设计师主案,中式余韵, 携用顶级莎安娜米黄为主色,金色为点缀色。简约新中式家具、红木线条质感硬包,逼真墙纸, 组合让空间更别具一格。
在深圳,装修一套品质好的别墅要花多少钱一平米?看完小编的介绍,你心里应该有大概的预算了呢?想要知道准确的报价,来名雕装饰官网吧,在线咨询或者拨打热线电话都能获得哦!
意大利有哪些著名的艺术大学
都知道意大利艺术家众多,知名艺术院校众多。那你知道意大利艺术学院排名情况吗?今天,美行思远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了意大利艺术学院排名,供大家参考。
1、佛罗伦萨美术学院
佛罗伦萨美术学院,1785年成为国立美术学院,是欧洲文艺复兴的产物,也对欧洲文艺复兴产生过巨大影响。因为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对世界美术界、世界美术教育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有"世界美术最高学府"和"写实主义大师汇集的皇家美术学院"之称。
推荐专业:绘画,雕塑,装饰,舞台设计,图文设计等。
2、罗马美术学院
罗马美术学院诞生于16世纪末,是意大利的一所标志性艺术学院。在全世界美术学院中排名第六,被认为是艺术与美的摇篮。罗马美术学院主要致力于在视觉传播和视觉艺术的领域中培养年轻的艺术家、艺术专家和文化经营者。
推荐专业:绘画,雕塑,装饰,舞台设计,多媒体艺术,当代艺术保护与评估等。
3、威尼斯美术学院
威尼斯美术学院于1750年9月24日经威内托参议院批准诞生,并于1756年具有完全的合法地位。威尼斯美术学院培养了众多西方艺术大师,在美术院校中享有崇高声誉。学院对于后来的欧洲艺术乃至世界艺术发展影响深远。
推荐专业:绘画,雕塑,装饰,图文设计,艺术新技术等。
4、博洛尼亚美术学院
博洛尼亚美术学院建于1582年,位于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艺术名城博洛尼亚市。博洛尼亚美术学院作为世界招生大学,汇聚了大批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博洛尼亚美术学院 的目标就是要重新唤起当现代人的高度历史意识和艺术意识。
推荐专业:绘画,雕塑,漫画插画设计,舞台设计,建筑装饰等。
5、库内奥美术学院
库内奥美术学院位于意大利西北部皮埃蒙特大区库内奥省的库内奥市,成立于1991年,是一所富有朝气的高等艺术学院。库内奥美术学院开设的各个专业课程都既有理论性课程又有实践性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旨在让学生掌握真正的专业技能,将来走上社会更有市场竞争力。
推荐专业:时装设计、绘画、珠宝设计,企业艺术设计,艺术多媒体等。
6、那不勒斯美术学院
那不勒斯美术学院引位于意大利坎帕尼亚大区的那不勒斯市。该校始建于1752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美术学院。那不勒斯美术学院为了顺应时代大潮,积极加入了欧盟框架内的苏格拉底-伊拉斯谟交换生计划,与其他欧洲国家的高校互相交换学生。
推荐专业:时装设计、绘画、新技术(现代媒体,电视,电影)等。
7、米兰布雷拉美术学院
米兰布雷拉美术学院位于米兰市中心,成立于1776年,是一所公立的美术学院。学校各个专业设置方面都有其独特性,有很多艺术家在这里任教,学校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高水平的专业技术知识与实践完美的结合使米兰布雷拉国立美术学院成为意大利历史悠久、规模最大、学科设置最全的高等国立美术学院。
推荐专业:绘画,雕塑,装饰,舞台设计,文化遗产艺术教育,摄影等。
8、都灵美术学院
都灵美术学院位于意大利皮埃蒙特大区首府兼西北部工业城市——都灵,都灵美术学院始建于1678年,是一所存在将近三个世纪之久的美术学院。都灵美术学院在十七世纪作为培养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的大学存在于世,随后在1678年由玛利亚·乔瓦娜效仿巴黎皇家学院而确立,最终成为绘画、雕塑与建筑学院。
推荐专业:绘画,雕塑,装饰,图文设计,企业艺术设计现代艺术遗产传媒与推广等。
9、卡拉拉美术学院
卡拉拉美术学院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的卡拉拉城,创建于1769年9月26日,是一所高等美术学院,至今已有数百年的悠久历史。 卡拉拉美术学院是一所外向型艺术高校,并积极加入了欧盟框架内的苏格拉底-伊拉斯谟交换生计划。
推荐专业:剧院空间设计、室内装饰设计、绘画艺术、多媒体艺术、艺术新技术等。
10、马切拉塔美术学院
马切拉塔艺术学院位于马尔凯大区中央的马切拉塔市,成立于1972年12月,被山水围绕着的学院以环境优美闻名。马切拉塔艺术学院学生们毕业后有的人致力于教学,还有很多人受雇于当地生产,商业中的广告,设计和交流等行业,并在该领域获得了较高的声望。
推荐专业:绘画,装饰,雕塑与视频雕塑,版画与插画,服装设计,多媒体语言与数字视频等。
以上就是关于意大利艺术学院排名情况的介绍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意大利艺术留学相关情况,可以关注访问美行思远艺术留学网站,我们网站有对留学国家最全面的介绍。
李建群斯人已去余韵悠长
7月17日的热搜,乘风破浪的姐姐们占据了三条,还有一位静水流深的姐姐也在其间,她就是李建群,因为患癌症去世,享年63岁。对李建群,好多人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提起《康熙王朝》中的容妃,大部分人都会眼前一亮,原来是她!温婉的气质、坚韧的内心、一双细长的眼睛脉脉含情,隔着屏幕都能感到古典美人的气场。
除了容妃,《唐明皇》中的武惠妃、《武则天》中的徐才人,也都是她出演的。文化的蕴藉,不凡品位,让她的角色,有着独特的韵味。
而上述三个巨作中精美大气的服装,也都是她的杰作。
凭借《唐明皇》中的服装设计,她获得了第十三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服装设计奖。
同年,李建群在电影《杨贵妃》中的服装设计,又获得第十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服装奖。
早在1987年,由她主演的《格萨尔王》就惊艳了观众,原来古典女子是这样的!
她在影像里,风华绝代;在服装设计领域,长袖善舞;在生活里,也有爱人和朋友。这样集气质和颜值于一身,神色安宁,眼中总有对生活款款深情的女子,不少消息的标题却是这样:没有婚姻,一生无子无女!
叹惋之心油然纸上,背后却升腾着那么一种油腻味道:没婚姻,没子女,再优秀的女人一生也是不完整的。
这种三观,让人想到了不久前伊能静在节目中的发言。伊能静对主持人说,觉得自己很幸福,因为先完成了爱,再去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是像梅艳芳,一辈子都寻找爱,最后自己都瘦成那样,在台上都要穿着白纱,可惜人生不能倒过来。
言下之意是, 无论梅艳芳取得怎样的成就,哪怕是连续五年香港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女歌星”,哪怕是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被誉为“香港的女儿”,这一切因为没有结婚,都好像没有了意义,人生因此算残缺了。
萧红曾说过: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 也许正是这种定义女性幸福的狭隘的催婚文化,束缚着女性的眼界和力量,重坠着女性的心灵,让女性甘于在一个刻板的模式里寻求他人眼中的完整。
其实,李建群是结过婚的。她只是选择不再婚。
1957年,李建群出生在湖北武汉,她从小乖巧漂亮,父母有意让女儿学一门艺术。经过仔细比量,李建群选择了舞蹈,在13岁那年,考进了武汉歌舞剧院。然而一次意外,使李建群膝盖半月板撕裂,无奈只得放弃心爱的舞蹈,改学了美术。后来,李建群成功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师从油画大师陈逸飞,之后到兰州军区做了一名军人。
李建群第一任丈夫是个画家,后来两人离婚了。导演陈家林第一次和李建群合作时,就对她印象深刻,有感觉的两个人走到了一起,共同生活了28年,却一直没有结婚。
两人都是安静低调的人,他们的感情故事只在彼此心中。双方都在事业上都颇有建树。李建群多次获得服装大奖,陈家林拍出了《武则天》、《太平天国》、《康熙王朝》等历史巨作,后来转型开拍平民戏,《继父》、《女人一辈子》等同样赢得好口碑。
而那个年代,只要彼此认可,选择不结婚生育,也是需要内在强悍才能做到的。 人们可能有他们的期盼,但我们有自己的选择,这样的三观,放在今天也是甩许多人几条街的。
在浮躁喧嚣的娱乐圈,两个人执手走过近三十年,没有内心的契合和坚守是不可能的。有这样一个心灵相通,比翼齐飞的伴侣,比很多人陷落入婚姻的巣窠,每日和伴侣争吵,和孩子负气,和公婆(岳父母)斗智,不知要惬意多少。但是这些日日在家庭战场厮杀,神态凌厉、服饰和体型一起松垮的人,却可以挺着肚子指点江山:没婚姻,是一个女人的失败。
想想都觉得画风清奇。
二、
追念李建群的人之中,刘晓庆是这样写的:“非常惋惜!年仅63岁。中国最美服装设计师、演员…当年合作情境历历在目。”并配有多幅李建群的照片,在几张和李建群的合影中,都是李建群在C位,自己是配合位,追忆、欣赏之情,溢于言表。刘晓庆是谁?她是百花金鸡双料影后,是当年国内的一线花旦。一向高调,自信果敢。她这么公开地赞誉一位女演员,也从侧面显现了李建群的为人。
优秀的人互相欣赏。刘晓庆是个有故事的姐姐,而她最聚光的,就是强悍的生命力!她情路坎坷,结过四次婚。也曾有过牢狱之灾、出狱后又重债缠身,无论什么境况,看到的她都是谈笑风生,意气风发。结婚离婚,从来一别两宽,再见亦是朋友。六十多岁,又四婚嫁入豪门,成为阔太。连企业界的“教父”柳传志都很欣赏她,认为她即使在监狱里,也保持良好的心态。
刘晓庆是大气的,高调的,在演艺圈的风云际会里悠游自得。而李建群是深邃的、内敛的,沉醉于服装设计的桃源无暇他顾。她们的性格就如同在刘晓庆发文中的配图,一个是飘逸的白,一个是入世的红。 相同的是,她们都是活出了自己本性的姐姐,越老越有风骨,越老越见醇浓。现在的许多明星,凸造型、塑人设,而她们,是用人生来完成自己的人设,她们的人设就是真实的自己。
而就是这样挥洒自如,把人生之舵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刘晓庆,很多人提起她,依旧是叹惋的。只因为她情路坎坷,一个女人结过四次婚,好像这已经是人生的缺憾了。人们向往的,是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幸福。一个男人结婚离婚,那叫阅历丰富,一个女人结婚离婚,那就是一种无言的坎坷。
三、
一个女人人生的完整,到底是什么?
是夫妻和睦,儿女绕膝?是情路顺畅,有人相携到老?
也许这些,只是锦上的繁花。
其实,一个女人人生的完整,在于自由。她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选择。可以选择单身,可以选择结婚,可以选择离婚。可以选择要孩子,也可以选择不要孩子。可以选择自己的职业,也可以选择自己的爱好。
可以为了自己的钟爱,全力以赴,拼力做到最好。
《唐明皇》里面人物纷繁,无论是皇帝后妃文武百官,或者平民百姓外国使臣,所有的服装加起来共9000多套,是由李建群负责设计的,一件件亲笔绘制。剧组人员回忆:为了能设计出符合历史年代的服装,李建群曾四进敦煌、七下西安,她临摹壁画、审阅古迹,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工作繁忙时,甚至两个半月没回家。
开始创作后更是用八开见方的图纸铺满房间,上面画满了千姿百态的剧中人物,连配饰都是一一精心绘制。同时,她在设计时会按场景、人物、场次分别进行,在画服装草图时同时设计搭配发型,使得整体韵味一致。对面料尺寸、印染刺绣等相关工作也一一把关。
李建群好友黄力佳回忆:有一年制作历史戏,李建群在苏州服装厂一待就是好几个月。小到每一颗扣每一枚饰,她都亲力亲为认真细致。
正是因为这种拼尽全力的执著,让李建群的设计卓尔不群。
黄力佳还说:“作为服装设计师,李建群的创作理念在当时是非常超前的,她对艺术的感觉让人敬佩。 这种艺术感觉来源于她对文化的掌握以及长久以来的沉淀积累,无论是表演还是服装设计,她都特别认真去对待。”
李建群真正是做到了: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要拼才华。也许并不一定需要拼,她其实已经小有成就、自成一体, 也许只是如林语堂所说:想宇宙万类, 应时生灭,然必尽其性。 因为喜爱,因为个性使然,所以要做到最好!
其实,无论男女,顺应了自己的本性,发挥了自己的天赋,就是一种完整。无关婚姻、孩子、家庭,也无所谓生命长短。
一个美女,年轻时自是风华绝代,回眸无数。当时光沧桑了容颜、涂抹了笑靥,她其实还有一种可能长袖善舞、倾国倾城,那就是才华。就像杜拉斯,苍老的面容,因为灵魂的深度而光华灼灼。而灵魂的修磨抛光,更需要日复一日的精进。
李建群,美了一辈子的才女,羡慕你的完整,典藏你的笑颜,请带着我们的祝福和欣赏,一路走好!
简述装饰艺术与现代主义的区别
装饰艺术decoration art
依附于某一主体的绘画或雕塑工艺。使被装饰的主体得到合乎其功利要求的美化。装饰艺术与人的日常生活联系广泛,结合紧密,如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日常用品装饰如服装、首饰、商品包装等等,几乎一切工艺领域均与装饰艺术有关。从其与装饰主体的关系看,它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必须从属于主体,即装饰是从美感的角度来标明主体的特征、性质、功用以及价值。另一方面装饰艺术亦可从主体当中独立而出,显示出自己的审美价值,如中国古代汉墓中作为装饰的画像石、画像砖,它附属于整个墓室,与其浑然不可分离,然而,其精美、恢宏、古拙的画面完全可视为完美的艺术品。事实证明,其审美的意味有能超脱于主体性能和使用价值观念的趋向,从而具备了纯欣赏性的因素,导致了这些装饰性绘画与雕塑的独立。
在区别于工艺设计的狭义的绘画与雕塑中使用或汲取装饰艺术的形式特点创作的作品,通常称为装饰风格或装饰风。它们是自成主体、有自己内涵的独立型艺术,其强烈的特征是其欣赏性更强,造型上有一定幅度的夸张变形,并呈图案化趋向,色彩上多重视平面空间的对比关系,与强调三维空间的透视、光影的性质相左。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这个术语常常被用来谈论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文学艺术。它标明了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文学精神气质或“现代的感受性”,是象征主义、未来主义、意象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等诸种流派的总称。与许多文论术语的演变相似,最早的“现代主义”也是一个带有批评和嘲讽意味的贬义词。根据卡林内斯库的研究,1755年,塞缪尔·约翰逊把现代主义作为斯威夫特创造的新词收入《英语语言词典》里。斯威夫特在致蒲柏的一封信中说:“蹩脚文人以拙劣的减省和古怪的现代主义,带给我们这些用散文和诗写成的垃圾。”到19世纪末,这个词的使用从贬义转向中性化,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被广泛接受并获得了合法性。鲁文·达里奥是把“现代主义”作为褒义词使用并用以指称现代美学革命的第一人,早在1888年,他就用“表现手法彻底现代主义”来赞扬墨西哥作家卡里多·贡特雷拉斯。[1]在现代西方的文论与批评中,现代主义这个术语大致有五种用法:①一种美学倾向;②一种创作精神;③一场文学运动;④一个松散的流派的总称;⑤一种创作原则或创作方法。这些用法有各自的偏重,但共同之处均把现代主义的含义界定为现实主义的反动。正如彼得·福克纳所说:“现代主义是艺术摆脱19世纪诸种假定的历史进程的一部分,那些假定似乎随着时光移易已经变为僵死的常规了。”[2]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曾经出现四次引进与发展现代主义文学的高潮:即五四时期、30、40年代、50、60年代时期和80年代的新时期。五四时期没有“现代主义”这个语词,甚至“现代”一词也很少见。人们普遍用“新”字来表达现代性的诉求,如《新青年》、《新潮》或者“新文学”、“新文化”等等,而最初现代主义正是以“新浪漫主义”的名义进入中国文论的视野和论域的。周作人、茅盾、郭沫若、田汉和胡适等人都不约而同地把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神秘主义等文学流派统称为“新浪漫主义”。这个命名有三点值得注意:①它显然是五四进化论文学史观的一个产品。在周作人的《欧洲文学史》(1918)里,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文学史被描述为:从重情思的第一传奇主义到偏重理性的第一古典主义(Classicism);从十九世纪初,传奇主义的复兴到写实主义的反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出现的自然是反写实主义的“新传奇主义”了。茅盾同样把西洋文学史概括为:古典——浪漫——写实——新浪漫……的变迁。在《我对于介绍西洋文学的意见》中,茅盾在文学进化论的框架里找到了“新浪漫主义”的位置:“西洋古典主义的文学到卢骚方才打破,浪漫主义到易卜生告终,自然主义从左拉起,新表象主义是梅德林开起头来。一直到现在的新浪漫派,……从主观到客观,又从客观变回到主观,却已不是从前的主观,这期间进化的次序不是一步可以上天的。”在他的视野中,新出现的事物就是进步的好的,所以“能帮助新思潮的文学该是新浪漫的文学,能引我们到真切人生观的文学该是新浪漫的文学。”[3] ②五四文论把现代主义看作浪漫主义的现代变奏,认为两者都偏重主观,但时人对新浪漫主义的“新”并没有深刻的理解。田汉有些含糊地说:“新罗曼主义的文学,是不执着于现实,而又离不开现实的文学。”与旧浪漫主义相比,它“不在天国,而在地上;不在梦乡,而在现实。”[4] ③从个性主义与人的解放的启蒙语境出发关注新浪漫主义。在鲁迅的早期文论《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中,拜伦、雪莱等浪漫主义精神和尼采、叔本华、施蒂纳以及基尔克郭尔的新浪漫哲学融为一炉,都被视为重振“社会元气”、“立人”然后“立国”的重要思想支援。总之,在五四文论中,现代主义大抵被置于启蒙现代性的框架里给予理解与阐释。同时,现代主义的诸种流派和表现方法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为美主义、心理分析等得到较为充分的关注。却忽视了现代主义反启蒙现代性以及抽象超验的一面。人们对“新浪漫主义”神秘、空虚和脱离社会现实也有所警惕。胡适曾经提醒人们注意,西方新浪漫主义只有经过写实主义的洗礼才不会产生“空虚的坏处”;鲁迅在《热风》中也对尼采产生太过渺茫的感觉。“事实上,在20年代的中国,现代主义各流派所挣得的不过是某种方法或技法的地位。”[5]
“现代”一词在20年代出现,30至40年代流行。如陈西滢编的《现代评论》、叶灵凤、穆时英编辑的《现代小说》、《现代文艺》和施蛰存的《现代》杂志等等。陈源的《闲话》一书的广告言“徐丹甫先生在《学灯》里说:‘北京究是新文学的策源地,根深蒂固,隐隐然执全国文艺界的牛耳。’究竟什么是北京文艺界?质言之,前一两年的北京文艺界,便是现代派和语丝派交战的场所。鲁迅先生(语丝派首领)所仗的大义,他的战略,读过《华盖集》的人,想必已经认识了。但是现代派的义旗,和它的主将――西滢先生的战略,我们还没有明了。现在我们特地和西滢先生商量,把《闲话》选集起来,印成专书,留心文艺界掌故的人,想必都可以先睹为快。”鲁迅为此写了《革“首领”》予以回应:“现代派的文艺,我一向没有留心,《华盖集》里从何提起。只有某女士窃取‘琵亚词侣’的画的时候,《语丝》上(也许是《京报副刊》)上有人说过几句话,后来看‘现代派’的口风,仿佛以为这话是我写的。”[6]在陈源和鲁迅的论争中,“现代派”一词已经正式出现。
施蛰存在谈到《现代》中的诗歌时说:“他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行。所谓现代生活,这里面包含着各式各样独特的形态:汇集着大船舶的港湾,轰响着噪音的工场,深入地下的矿坑,奏着Jazz乐的舞场,摩天楼的百货店,……甚至连自然景物也与前代的不同了。”[7]从“新”到“现代”的语词转换表明人们对现代主义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①现代主义被看作“现代情绪”、“现代感兴”和“都市感性”的表征,它与现代人对现代都市生活和物质文明的主观体验相关;②对西方现代主义精神特征和产生的社会背景有了较深入的了解。现代主义“对科学渐起怀疑,而趋向到主观的感觉上去求一切的解决。”“世纪末,一般小有产者愈受资本主义发达及都市发展的威胁,而在生活上诱起了极端的神经行,这种不安的神经性遂幻想出背后另有一种不可抗衡的力量在支配着他们,而使他们无法摆脱……”因此产生出与自然主义色调不同的新浪漫派来;[8] ③施蛰存的“现代的诗形”、穆木天的“心境主义”、梁宗岱的“纯诗”、穆时英的“都市蒙太奇”以及徐訏的“唯美主义”等论述都从各个层面具体阐释了“现代”概念。1935年孙作云《论“现代派”诗》把新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郭沫若时代,闻一多时代和戴望舒时代。他把《现代》杂志的诗歌称为“现代派诗”:戴望舒、施蛰存等代表的“这一派的诗还在生长,只有一种共同的倾向,而无显明的旗帜,所以只好用‘现代派诗’名之,因为这一类的诗多发表于现代杂志上。”[9]
四十年代的“九叶诗派”自称为“一群自觉的现代主义者”。陈敬容说“目前中国新诗还在捡拾浪漫派、象征派的渣滓”,这显然表达了九叶诗人超越象征主义而向成熟的现代主义推进的自我期许;九叶的诗论家袁可嘉提出“新诗现代化”的主张,从诗的本体论、有机综合论、诗的戏剧化等方面阐释诗歌现代主义的内涵。后来他这样理解中国新诗史:从浪漫主义经过象征主义然后推进到“中国式的现代主义”。[10]的确,这一时期的现代主义要更贴近中国现实融入更多的中国传统因素,如钱钟书的《围城》以及张爱玲的小说等等。
然而,50年代以后,这种有益的探索完全停止了,现代派被称为“资产阶级颓废主义”而遭到了排斥和批判,人们普遍把现代主义视为资产阶级的洪水猛兽。袁可嘉1960年发表《托·史·艾略特――美英帝国主义的御用文阀》等文从政治上否定现代派就是其中一个个案。茅盾的《夜读偶记》不仅确立了现实主义的绝对权威,而且把现代主义彻底打入冷宫。在他看来,现代主义的形式是“抽象的形式主义”,哲学基础则是非理性的“主观唯心主义”,而且是19世纪末以来“主观唯心主义”中最反动的流派。这代表了那一时期人们对现代主义概念的基本态度。但“现代主义”却在海峡彼岸获得了充分的发展。《现代》杂志诗人之一的路易士易名为纪弦从大陆带去现代派的种子,50年代在创办《现代诗》和现代派诗社,提出了现代主义的“六大信条”,并宣称:“我们是有所扬弃并发扬光大地包含了自波德莱尔以降一切新兴诗派之精神与要素的现代派之一群。”[11]《与现代诗派“横的移殖”和知性主义相对,覃子豪领导的“蓝星”则摄取了现代派较温和的一面,合并大陆当时较抒情的新月派的风格。从纪弦的西化现代主义到“创世纪”的超现实主义与禅宗美学的结合以及80年代后的大中国诗观,“现代主义”概念的中国化在现代诗领域有了更深入的实践。在小说领域,1960年创刊的《现代文学》强调艺术实验和创新,认为旧有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不足于表现现代人的艺术感情,所以必须实验、摸索、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白先永、王文兴推进了中文小说的现代主义进程,前者延续了张爱玲古典与现代结合的传统,后者是一个艺术的世界主义者,并且把现代主义的实验精神推向某种极端。
在70年代中后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海峡彼岸的现代主义概念也受到广泛的置疑和批判,许多人认为现代主义脱离现实、民族传统,是对西方现代派模仿的模仿、亚流的亚流,陈映真甚至嗅出西方文化殖民主义的意味。80年代以后,现代主义概念融入多元化的文学思潮中逐渐消退,却又在大陆新时期文学中重新登场亮相并在激烈的论争中获得了美学合法性。在与世界隔绝了多年以后,人们急切地把目光投向世界文学尤其是西方的现代派文学,许多作家也开始引进一些新的表现形式。这些开放的尝试必然触动整个美学意识形态,引发关于现代主义的论争。徐迟的《文学与“现代化”》(1978)和《现代化与现代派》(1982年)提出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文学现代化”概念,认为现代派是新时期文学发展的道路:“不久将来我国必然要出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最终仍将给我们带来建立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两结合基础上的现代派文艺。”[12]这是使“现代主义”合法化的最初尝试,它把“中国要不要现代主义”问题摆在人们面前。谢冕、孙绍振的“崛起”有力地挑战了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现实主义诗学成规;高行健的《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和冯骥才、李陀、刘心武关于现代派的通信共同认为:“现代派是历史的反映和时代的产物”,“中国文学需要现代派”,现代派具有文学革命的意义。尽管这些观念受到现实主义美学意识形态的猛烈抵抗,但现代主义这个概念还是在“朦胧诗”大潮和意识流小说的实践中感性地出现在人们面前。随后的一些争论,如现代主义的技巧与内容是否可以剥离、“伪现代派”之争等等都是80年代初论战的余韵与深化。当刘索拉被一些人称为“真正的现代派小说”《你别无选择》发表,残雪把非理性超现实推到极端,而马原开始玩弄“叙述圈套”时,现代主义概念也就完全合法化、正典化了。它已经成为“中国新文学的一脉传统”。[13]
[1]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第77-79页,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2]彼得·福克纳《现代主义》第5页,付礼军译,昆仑出版社1989年版
[3]《茅盾全集》第18卷,第44页,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田汉《新罗曼主义及其他》《少年中国》第一卷第一二期
[5][13]朱寿桐《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史》上卷第116页,第2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 鲁迅《而已集·革“首领”》《鲁迅全集》第三卷,第471-47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7]《现代》第4卷第一期
[8]沈起予《什么是新浪漫主义》《文学百题》生活书店1935年版[9]
[10]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第95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9] 孙作云《论“现代派”诗》《清华周刊》43卷1期1935年5月15日
[11]《现代诗》1956年2月第13期
[12]徐迟《现代化与现代派》《西方现代派文学问题论争集》下第39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艾琳·格瑞(Eileen Gray,1879-1976)作为20世纪的一位先驱建筑师,对现代家具设计贡献非常突出,格瑞生于爱尔兰一个富足而又充满艺术气氛的家庭,幼年即表现出强烈个性和和对自己喜欢事情的顽强执着精神。格瑞19岁时进入当地的艺术学校学习绘画,4年后随全家移居巴黎,继续学习绘画。在巴黎格瑞很快对漆艺发生浓厚的兴趣,在几位著名的漆艺家的指导下,尤其是一位日报旅法的漆艺家的高超技艺对她影响都很大,格瑞很快就掌握了漆艺基本技法,随后成为第一代现代漆艺著名大师之一,近几年的收藏市场对格瑞早年的漆艺作品表现出了超常规的狂热。在制作漆艺作品的同时,格瑞几乎完全通过自学,并时常与当代设计运动的先锋人物如柯布西耶等交往,最后成为非常杰出的家具设计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格瑞主要在伦敦度过,并于1918年回到巴黎。从1919年开始格瑞的设计领域扩展到室内,并于1922年开办了自己的展示厅,同年又与荷兰“风格派”艺术设计团体时有接触,1923年,格瑞的家具及室内设计受到荷兰著名建筑师奥德(J.J.P.oud)和包豪斯首任校长格林皮乌斯的高度赞扬,由此引起世界的注意。此后格瑞又将她的设计领域扩展到建筑设计,很快成为一名优秀的女建筑师,并于1937年在柯布西耶主办的巴黎建筑展览会上展出她的家具设计和建筑设计的作品,引起轰动,尤其她的几件高雅而独特的家具作品自此成为现代家具设计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格瑞的家具设计几乎完全摈弃了历史因素而成为传达现代家具设计的强烈信号,他坚信机器时代的设计应该有它全新的面目,她20年代设计的两件面目独特的折叠椅与所有的历史先例毫无联系,完全是一种独立思考的创新。同当时的大多数现代设计师一样,格瑞的许多家具都是为他人的现代建筑空间专门设计的。
以上希望有你想要找的.......
余声余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主问题设计板块式思路
余老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板块设计:主问题:细读课文
课堂训练活动:
读背,听记,做作业
一、读背,懂(弄懂文章大意)
学习第一段:写难写字,读难记词义,师点拨“发”“举”,生读译文,师点拨六个事例排列规律。
学习第二段:生读原文、重点词注释,点拨使动用法,重点词句释义节奏,生再读,背。
学习第三段:读原文、重点词释义,师点拨重点句释义、作用。
学习第四段:生读,师点明论点句。
生读全文。
二、听记,知
师讲生旁批:
用例特点——开篇用例,正面用例,集中用例,排比用例;
选材角度异常精美;
由叙到议,由例及理,归纳推理,高度概括,要点明晰;
观点鲜明,语言精警;道理论证,由人及国,由正而反,层层深入;
点出中心论点。
生齐读中心思想。生温习以上知识。
三、作业,练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希望对你有用